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者:艺术学研究所发布时间:2018-06-26浏览次数:3507

        筹备半年有余的“边界与跨界:2018•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于6月22日-25日在南京艺术学院逸夫图书馆举行。这次研讨会的主题为:艺术史内涵和外延;艺术史学科建构与整合;海外研究范式与中国艺术史研究;艺术史学本土化;元艺术史研究。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理论学科评议组的全体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学理论委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的史学专家和学者,各高校从事艺术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以及艺术学各门类学科——音乐与舞蹈学、影视与戏剧学、美术学、设计学、及文艺学和美学领域的史论专家和学者。在本次研讨会上作专题发言的专家学者77位,这是近年来以此为主题的研讨会聚集专家学者最多的一届。



        本次研讨会的主张是将艺术史推至学科平台进行讨论,缘由是艺术史如今被列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并作为史论基础理论研究的核心部分,已为学界高度重视。随之,有关艺术史的书写立场模式与方法,便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艺术史的界域和书写方式是否还继续存在?既有的定义已经遭遇到挑战;什么是艺术史?其内涵和外延,抑或“一般艺术史”与“特殊艺术史”的区分;艺术史学科建构与整合的依据是什么?横跨或打通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史有无存在的可能和必要;海外艺术史研究范式与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如何形成比较互鉴,以及艺术史学本土化研究,元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的文献资料和实物材料(存世、考古)这两大层面构成的观看角度有何差异等等发问。在当今,这些发问成了纠缠难解的观念。本届研讨会对此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讨论,获得较之过往更加有价值的学术思考和认识。

        开幕式上,南艺党委书记管向群致欢迎辞。他说为召开好这次艺术史研讨会,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在筹备过程中,我们得到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及学界朋友的广泛支持,为此由衷感谢大家。南艺是国内艺术院校较早设立艺术史论学科的院校,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美专就设立有史论研究室,开设较为全面的史论课程。新中国以来的70年,南艺的史论专业教学始终没有中断。2004年创办的艺术学研究所正是在这一办学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之后,又与新创办的人文学院和文化产业学院形成互补,进一步推进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特色。

        南艺校长刘伟冬在学术致辞中说,2011年艺术学升格为门类学科,此后艺术学理论学科进入学科体系的构建阶段,探讨艺术学理论学科的艺术史界域和内涵话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在广大艺术学人的努力下,涌现出一批批重要的学术成果,经过七年的建设已经进入到平稳的发展期。他认为,当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的发展应该注重扎实的史论基础研究,充实学科内涵。特别是艺术史,如今被列为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作为史论评基础的研究核心,应当引发学界的高度重视。我们举办这次艺术史论坛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朱青生教授打来电话,希望将此次论坛的综述推荐到明年3月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世界艺术史大会上进行交流。我们学校有信心办好论坛,为艺术学界打造好高端学术平台。

        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名誉会长,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致辞表示,此次论坛主题贴切,真实地反映了艺术史学科在当前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他认为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性不必多言,但对于艺术史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则需要深入探讨。如果我们把艺术看作是艺术世界的话,那么世界史的研究方法值得艺术史研究借鉴。书写世界史没有必要,我们也不可能把全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历史都写进去,只能选择有世界性影响的主要事件、人物、国家和民族。世界史通过对复杂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影响人类进程的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入研究,再现人类生动丰富多彩的图景。这像书写世界史一样,需要回答四个问题,一是叙事的对象是什么;二是艺术史是如何发展的;三是这种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四是各种艺术门类的共性与特性是什么。可以说,艺术史学科的发展,为我们的讨论展现了广阔的空间。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致辞说,南艺以“边界与跨界”为主题的艺术史学科发展研讨会有三点新意。第一,以跨越单一艺术门类的视角来看待艺术史;第二,由会议主题与分单元标题来看,具有学术的前瞻性;第三,此次会议以开门办论坛的方式,邀请艺术史领域等专家和年轻朋友前来探讨,为艺术史学科发展共同提供上乘的“武功秘籍”,吸纳过去已有的艺术门类史研究成果往前走。

        开幕式后,进入发言环节。专家学者发言涌越,听众提问一针见血,可谓百家争鸣。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仲呈祥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尹吉男和殷双喜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新风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梅兰芳纪念馆刘祯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彭锋和刘小龙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宪和童强教授,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王廷信和李倍雷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陈池瑜和陈岸瑛教授,浙江大学艺术学系黄厚明教授,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黄宗贤和韩刚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孔令伟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吴冠平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姚亚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冯长春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张长虹教授,广州美术学院李公明教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董占军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倪志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陈星教授,浙江音乐学院李荣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宏教授,南京艺术学院黄惇、居其宏、李向民、谢建明和夏燕靖教授等,以及艺术学界、文艺理论学界的各位中青年学者在本届研讨会上相继发言。



        研讨会由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承办,协办单位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南京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浙江大学艺术学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上海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编辑部等。

        本次研讨会由“在艺live”网络直播平台持续两天半的现场转播,收看人次点击率达九万多。南艺研究院官微及南艺艺术系女博士推送的微信平台,连续发表六篇达十万余字的集锦写真,将77位与会发言者的声音送出。



(报道:付晓彤、许欣悦、刘畅、王思雅、张洁宁、季璐璐、申婵、张华云;摄影:杨一洲、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