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明交流中的艺术对话/2019南京•国际艺术史论研讨会圆满举行

发布者:艺术学研究所发布时间:2019-11-05浏览次数:1913

20191030日,南京艺术学院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承办的“从‘四海’到‘七海’——跨文明交流中的艺术对话/2019南京•国际艺术史论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报告厅举行。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李向民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何成洲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南京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曹步峰教授主持,研讨会由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翁再红教授和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周计武教授共同担任学术主持。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奎英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杨振国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夏燕靖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外籍副教授贝尔迪尼(意大利)、越南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吴越环(越南)研究员、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李牧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曲艺副教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吴维忆副研究员、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沈淑琦副教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程雅娟副教授、以及攻读于南艺国际教育学院外籍学者安娜·塔拉森科(俄罗斯)、石井麻贵(日本)、全睿进(朝鲜)、徐元灿(朝鲜)、柳基英(朝鲜)、金光德(朝鲜)、吴极(蒙古国)、阿米尔(阿尔及利亚)、阮重赏(越南)、廖佳蔚(马来西亚)、文圣斗(韩国)、塔玛拉(斯里兰卡)等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在会议中与近百位听众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李向民副院长指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学科在全国已是名列前本届研讨会以国际性学术交流为主题,借喻中外古时看世界的观念,即“四海”和“七海”,寓意世界交流。力求打造中外艺术对话的新境界,在艺术形式与内容的交流层面上实现相互沟通与认知尊重各种文化与艺术的多源性、多样性,以开放的姿态各国朋友交流、沟通及至和谐共处提供相互认识、相互欣赏和相互探讨平台此次研讨会由我校研究院、国际教育学院联合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共同举办,这是校际间合作的好方式。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先后接受了来自世界五大洲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为各国培养了各类艺术专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作为综合性艺术院校,将艺术史论研究置于基础研究的中心地位,一直是我们治学的方向。尤其是各国艺术史论研究的相互交融,更是推进其研究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有着学科发展的优势,近年来海外艺术史学背景专家学者云集,我们两校实现互补正是校际间合作的典范。

此次研讨会上,各位学者以不同的视角对“从‘四海’到‘七海’——跨文明交流中的艺术对话”展开交流讨论。既有站在宏观艺术史视野下为当下艺术史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视野的研究,如杨振国教授《中西文化视野下的中国美术现代性考量》、夏燕靖教授《2019年东京“面向未来:东亚的博物馆与艺术史研讨会”综述报告》、赵奎英教授《符号学与艺术史写作的基本问题》、吴维忆副研究员《由雕塑摄影重新解读艺术史“根本的造型性”》;又有探讨艺术史中个案及文化现象的研究,如程雅娟副教授《萨满文化圈视域下的游牧民族摹汉“羽人”艺术》、李牧副教授《他者建构的新艺术史:蔡国强与文艺复兴》、曲艺副教授《疏离还是亲近?——伦勃朗画作中的错视觉“挂帘”与“画框”》、俄罗斯学者安娜·塔拉森科反映帝国:圣彼得堡藏的晚清外销画》、蒙古国学者吴极《游牧马文化中的形象》、日本学者石井麻贵《牧溪绘画》、斯里兰卡学者塔玛拉《斯里兰卡十一与十二世纪破伦娜鲁瓦时代建筑中的多元文化现象研究》;也有站在当代文化角度,形成对艺术与社会接受与认识的探讨,如朝鲜学者全睿进、徐元灿、柳基英、金光德《朝鲜艺术的大众化及生活力》、贝尔迪尼副教授《墙壁与照片:当代街头艺术中的交互》、阿尔及利亚学者阿米尔《超越古典戏剧:后现代戏剧中演员的特征》;还有关于艺术于不同文化之间形成的跨文化、跨媒介交流的研究,如越南学者吴越环《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期间越南与日本的贸易关系中之“陶瓷之路”》、韩国学者文圣斗《中国清朝与韩国朝鲜朝书画交流——以阮堂金正喜墨兰画为中心》、越南学者阮重赏《越南现代磨漆画艺术中结合了传统技术和现代西方造型》、沈淑琦副教授《物质性、视觉性和性别:二十世纪初期中国商业广告中对西方的想象》;以及以门类学科为支撑探讨艺术教育在本国的文化认同,如马来西亚学者廖佳蔚《从文化认同的视野看槟城州中学音教的实践》。

此次“跨文明交流中的艺术对话”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于我们站在全球艺术史视野下书写艺术学理论的学科中的跨文化艺术史有着探索性作用。特别是在世界各民族交流的不断增进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深入的当下,能够进一步发挥其在全球艺术史下的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有关研讨会的详细报道,请见研究院官微推送的信息。

(报道:许欣悦,时静;摄影:刘